地震讓我們失去家園,失去親人,心中蒙上了一層痛苦的陰雲。但災難壓不垮堅強的烏蒙人民、壓不垮團結的雲南人民、壓不垮萬眾一心mSATA的全國人民。強有力的國家救援,源源匯聚的社會愛心,一直在引領著我們樹立信心,戰勝災難,堅強前行。
  信心來自於黨和政府秉持的人民利益至上的堅定理念。部隊、武警、消防、醫療救援人員還在拉網式清查搜救;還在全力以赴開闢空中通道、路上通道,轉移救治重傷員;還在冒著次生災害帶來的危險,排除堰塞湖的威脅……每一刻的生死考驗如同滑落的山石,隨時都會發生,但戰勝災難的決心在每個人心裡下定。災難面前,眾人拾柴火焰高,我們有信心戰勝面臨的各種固態硬碟困難堅強前行。
  信心來自於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強大合力。魯甸之痛,我們共同承擔,戰勝災難,四海同心。來自各地的救援力量趕赴魯甸;新聞媒體與救援隊伍一同出現在最危險的救援現場;經歷過汶川地震、彞良地震的人們在網上點亮蠟燭,為魯甸祈禱,每個人都在說:魯甸,我們與抗癌食物你在一起。雖然大多數人不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,但災情卻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,獻血、捐款、捐物、成為志願者……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撫慰災區親人受傷的心靈。
  逝者安息,生者堅強。災後的安置工作千頭萬緒,災區的生產生活秩序還有待進一步恢復。這些工作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,更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積极參与,貢獻智固態硬碟慧、愛心和力量。化悲痛為力量,攜手前行才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。
  拭乾淚水,我們重新出發。在救援進行的每分每秒,對生命的希望已悄然成長為一種力外接式硬碟量,激勵我們從廢墟中站起,共同創造未來。
  微評
  魯甸挺住·雲南堅強
  3公里路程,7處滑坡,900米斷崖,路段塌陷嚴重,滾石連續不斷。“沒有路,我們就用腳踩出一條路。”為了將孕婦解紅艷轉移到救護點,9名官兵在泥濘的山路上或手腳並用,或跪地挪行。希望來自行動,信念需要錘煉,世上沒有比人更高的山,沒有比腳更長的路。請相信,在強大的人性力量面前,任何困難都能邁過。(劉薇薇)
  一雙手,佈滿了泥土和傷疤,更敷滿了膿水和血塊……在甘家寨救援現場,正是這一雙雙的“血肉之鋤”,刨出了生命,刨來了溫暖,更刨開了激奮人心的希望。這是比鋤頭、鎚子、鐵杴更強有力的工具,這是在生命與生命的對話中才能迸發出來的強大能量。致敬,解放軍武警官兵;致敬,最可愛的人!(劉薇薇)
  有種精神叫同舟共濟,有種力量叫萬眾一心。以勤勞善良為底,這種厚重深沉的精神力量,每每在磨難面前外化為強大的行動力、號召力和凝聚力,內蘊為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。民心所指,萬事可為,絕非虛言妄語,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最可寶貴的能量和財富。永持此念,萬難無懼,讓我們繼續努力!(王雪飛)
  “被激流捲走的戰士遺體找到了。”昨日,盯著電腦屏幕上的這條新聞,一定有千千萬萬人眼中泛起淚光,為戰士謝樵用生命詮釋的忠誠而肅然起敬。一個普通士兵的犧牲,讓我們體悟到“堅強的魯甸”、“不屈的魯甸”源自一個個奔忙在廢墟中的平凡身影。我們相信,有一些東西在災難的磨礪中愈發閃光,那就是忠誠、責任、奉獻,還有鋼鐵般的意志。(劉曉穎)
  魯甸6.5級地震後衛生防疫部門積極跟進,全面展開防疫工作,目前災區尚未發現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。據專家介紹,此次地震災後疾病流行風險總體較高,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病,如痢疾、甲肝、傷寒、流感、麻疹等。我們期待防疫部門以更加嚴肅的態度開展災後疾病流行風險評估、受災群眾癥狀監測及飲用水安全檢測等工作。救援人員、災區群眾也應該重視衛生防疫工作,雖然條件艱苦、設施簡陋,但需盡可能地註意生活衛生,及早發現和預防可能發生的疫情風險。(謝建東)
  微言聚大愛
  @李有富:對於理想信念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。有的認為,現在發展市場經濟,講理想不如講實惠;有的認為,現在講自我設計、自我發展,講理想信念不合時宜;有的認為,講理想信念與實際工作關係不大,講不講沒啥意義……但是魯甸地震讓我們記住了像唐正雲、宗朝祿、楊紹剛這樣理想信念堅定的黨員,也讓我們看到了13億人民眾志成城,攜手共渡難關,把傷痛沉在心底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只要有共產黨員在,就有辦法,就有希望,就能讓魯甸災區人民走出困境,我們有信念的力量在支撐。
  @田靜文:2013年9月,陸軍第十四集團軍某工兵團成立了全國首個女子地震救援隊,魯甸地震後女兵隊員首次趕赴現場參加地震救援,併發揮有效作用。在許多問題上,女兵天生的細心和敏感反而能夠更及時發現被掩埋群眾的跡象,減少救援時間和不必要的徒勞。在整理和清點救援器材的時候,女兵同樣能夠認真細緻地完成打包任務,最大限度地避免因遺漏與錯位帶來的救援失誤。而當救助被掩埋群眾或是為災區人民做心理疏導的時候,女兵的優勢也會更加明顯。她們以女性獨特的品質給災區帶來了不同的溫情和幫助。
  @蒯建平:我們相信,只要我們團結一心、眾志成城,讓災區群眾“有飯吃、有衣穿、有水喝、有住處、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,儘早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”必然不是問題。但災難帶給群眾最大的傷害是災難的陰影、心靈的創傷。因此,要讓幸運活下來的人免受心靈傷害,不但要救困還要撫心,要通過教育、文藝、宣傳以及心理危機干預等形式,對受災群眾進行長期心靈撫慰,幫助他們走出災難帶來的心理陰影,勇敢地面對今後的生活。
  記者 易暉 整理  (原標題:雲南日報:生長希望堅強前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gsmlgqk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