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馬立明
  近日,一位來自中山的小學畢業生,給廣州黃埔某實驗學校發去自薦信,併在面試中表現出色,因此被破格提前錄取,學校還減免了七八萬元的學費。在“小升初”形勢嚴峻的今天,這個“跨市擇校”的故事引起了激烈的討論:有人為學校鼓掌,認為這體現了一個學校“自主招生”的魄力;有人則懷疑這會破壞小升初的游戲規則,比如有媒體就表示,“所有對其他考生不公平嫌疑的選拔方式,教育部門都不宜提倡。”
  首先,這裡面有一個問題亟待釐清。黃埔的這所實驗中學是一所民辦中學,相對於公立學校的條條框框,民辦學校招生可以有更靈活的方式。這所中學雖不以分數論英雄,但也有自己嚴格的評定標準,比如按國際文憑組織要求的10大項、64小項的綜合評定模式,這是與英美中學更接近的教育模式。可以說,錄取中山學生哥絕不是“心血來潮”,而是學校綜合評定的結果。既然孩子足夠優秀同時表達了求學的願望,學校又有足夠信心培養,兩情相悅的事,就不必硬按著應試教育走過場,更沒必要按分配被動接受學位。能進入自己夢想的學校,對學生來說意味著美妙的求學前程;招到心儀的學生,對教育工作者來說又何等的幸事。事實證明,教師與學生之間互有默契,心有靈犀,必將教學互長,共同進步。一條分數線,可能將潛力無窮的學生擋在門外,可能讓老師招不到一心求學的學生。無論教與學,都是雙輸。如今,公立學校都意識到“分數決定論”的危害,開始強調自主招生,何況民辦學幸虼耍又猩窖纈牖破夷呈笛櫓醒Ы嵩檔氖慮榭蠢矗庥Ω檬且蛔朗隆�
  但是,從現實角度來說,反對派也有他們的理由:現在教育資源尤其是公辦教育相對匱乏,優質學位供不應求。比如一位教育官員提到的,“考慮到當前的社會誠信環境還不具備這樣的基礎,倘若一封推薦信被採用了,今後恐怕所有學生推薦信都一個模樣。”確實,中國太大,問題太多,競爭太激烈,總是動輒上升到公平原則。無論招生、招聘、評職稱,都要講公平。這也註定了公辦教育一旦放開自主招生,就會出現腐敗黑洞。比如人民大學招生辦主任蔡榮生落馬,高校招生貪腐鏈條曝光,“人大學位100萬可買到”。這裡有兩個原因,一是行業壟斷,整個教育界均是公立學校的天下,就像此前一位校長說的,“中國只有一所大學,就是教育部大學”。公立中小學又何嘗不是如此?二是自主招生缺乏監管及制度支撐,不少名校的管理者,在金錢、權力的誘惑下失去底線,比如蔡榮生等。政府辦學,經常出現以下悖論:一管就死,一放就亂。
  所以,更多民辦學校的出現,讓教育更充分地實現市場化,才是中國教育的出路。民辦學校必須遵守市場規律,優勝劣汰,以良好的教育品質打動家長,除此以外別無他途。如果民辦學校招生徇私舞弊,短期內或能牟利,但長期看來死路一條,這一點民辦教育工作者看得很明白。在該新聞中,中山學生哥入學一事,媒體懷疑黑箱操作,這顯然將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混為一談。民辦學校絕不會以自己的生死開玩笑的。從這點講,民辦學校恰是“公平”的最大捍衛者。而且,免除學費招生,表現了這所民辦學校對優質生源的珍愛及教育事業的極大熱情,這是當下教育界稀缺的。
  不過,這也代表了民辦學校的一種無奈。一位民辦學校管理者表示,民辦學校之所以要“提前招生”,吸引優質生源,很大原因是民辦學校生存空間不足,經常遭受不公正待遇。雖然十八大報告指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,並呼籲民間資本更多介入,但事實上依然存在“玻璃門”,“彈簧門”,總有看得見、看不見的障礙,阻礙民辦學校的發展。因此,對於他們的“自選動作”,我們不能以“公平”為名掄一棍子,而是看到他們的努力,看到他們突圍而出的決心。雖然中山學生哥的故事未必有典型性,但希望民辦學校能有更多教育創新,成為中國教育改革的助推力量。
  (作者為報紙評論員)  (原標題:民辦學校自主招生應多提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gsmlgqk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